“如果模糊了‘公’与‘私’的界限,以权谋私,对家人纵容,凭借特权优先获取资源,只会走上邪路。”
□本报评论员 李晓星
以案为鉴,警钟长鸣。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消息,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、副主任陈继兴涉嫌受贿、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,经最高检指定,近日桂林市人民检察院已向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。今年1月,陈继兴被开除党籍。其处分通报提到,陈继兴“家风不正,对家人失管失教,大肆敛财”。
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、家教、家风,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来抓。中共中央印发的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中,“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”第八条即为“廉洁齐家,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”。新修订的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明确规定,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,对配偶、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,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,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;情节严重的,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。
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,连着党风政风社风,彼此相互影响、相互渗透。党员领导干部作为“关键少数”,其家风不是个人小事、家庭私事,而对整个党风政风社风民风都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。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把家风建设作为人生必修课,深刻认识什么是对家人真正的爱,厚爱必须严管,时时教育家人以及亲属树立遵纪守法、艰苦朴素、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。
家风坏,腐败现。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,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。有的将配偶、子女当作“挡箭牌”,以其名义经商办企业逃避追责,或躲在幕后大肆敛财;有的纵容、默许配偶、子女插手工程建设、招标投标等事项,索取收受巨额财物,上演“家族式腐败”;还有的公私颠倒,利用职务职权便利大搞“裙带关系”“近亲繁殖”,破坏政治生态……党员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,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。如果模糊了“公”与“私”的界限,以权谋私,对家人纵容,凭借特权优先获取资源,只会走上邪路。
反对歪风邪气,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,向来是共产党人的坚定操守。比如,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非常注重家风家教,他崇尚简朴,“衣食宜俭其享用,戚友宜俭其酬应,物质宜俭其销耗,精神宜俭其劳役”“黄卷青灯,茹苦食淡,冬一絮衣,夏一布衫”,反对贪婪、奢靡、过度享受的生活作风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,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,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,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。近日,我省召开警示教育会也强调,要坚持为政先修德,提升道德操守,严格家教家风,规范社会交往,做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、营造者、维护者。
清白家风不染尘,冰霜气骨玉精神。党员干部只有涵养好家风,过好亲情关,处理好上下级关系、处理好同志关系、处理好社会关系,才能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新闻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