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亚博-亚博全站官方 > 新闻 > 网评 > 正文     

“网红”还需“长红”“流量”更要“留量” -手机版亚博

作者:袁冰洁  文章来源:  字体:   发布时间:2024-01-09 07:39:50   

哈尔滨火了!打开手机,满屏都是“尔滨”的昵称。因把游客宠上天,哈尔滨成为继淄博之后又一个“泼天富贵”的“网红”城市。

长江后浪推前浪,一代新人换旧人。就在哈尔滨享受全国网友万千宠爱的同时,山东淄博可能正体验着世态的炎凉?在去年春天短暂火爆了两三个月之后,淄博就迅速淡出网友的记忆。据《中国新闻周刊》报道,自去年“五一”假期过后,淄博烧烤的热度很快冷却,游客没那么多了,烧烤店营业额下降了,不少店铺甚至贴出“转租”信息。

淄博烧烤最热的时候,全国人民纷纷“进淄赶烤”。一些地方政府也组团前去考察,以期从淄博烧烤中找到能让本地晋升“网红”的密码。但“网红”终究是“网红”,仅仅不到半年时间,淄博烧烤就迅速降温。

热时冷思考,冷时热思考。在哈尔滨正火、淄博已冷的情况下,我们不妨就淄博烧烤的“热”和“凉”,做一个“冷”与“热”的探讨。

淄博烧烤为什么突然热起来?有人说得益于当地的营商环境和烧烤本身的美味。我觉得有些牵强:当地营商环境并非那一两个月变好的,淄博烧烤多年来更是一直存在,为什么偏偏就在去年春天火了呢?个人认为,淄博烧烤之所以火,除了当地优良的营商环境外,还与网络时代的传播特点有关。

网络时代,不断有人出于各种目的,热衷于“造星”,热衷于推出一个又一个“网红”。小到一个人,大到一座城,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爆火。网络时代还有另一个特点,那就是火得快凉得也快。网友的兴奋感很短暂,往往在疯狂追逐一个热点后,又很快开始追逐下一个热点。近年来,山东农民“拉面哥”、四川牧羊少年丁真等,都经历过这种过山车式的体验。淄博烧烤的火,从本质上和“拉面哥”、丁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,很大程度上也不过是被网友或者网络推手推出来的。

明白了网络时代的传播特点,我们既没必要把淄博烧烤捧上神坛进行吹嘘,更没有必要为它的“凉”而长吁短叹。淄博烧烤由“热”转“凉”,不过是自身价值的常态化回归。

知道了这些,我们就无须把哈尔滨捧成神,它大概率会和淄博一样,随着网友的兴趣点的转移而“凉”下来。同时,哈尔滨更应该对“红”有着清醒的认识——爆红并非已做得尽善尽美,很可能是网络世界的又一次“造星”而已。哈尔滨也好,淄博也罢,应该做的是想办法将“网红”变成“长红”、“流量”变成“留量”。

在这一点上,开封夜市、南京夫子庙夜市、北京东华门大街夜市、重庆洪崖洞夜市等,可提供一些参考。这些夜市火了数百年,依然风采不减。如果说淄博烧烤是“网红”,这些夜市无疑就是“长红”;如果说淄博烧烤赢了一些“流量”,这些夜市一直拥有的却是“留量”。这些夜市为什么能红数百年而不衰?因为它们不是被流量推手捧红的,而是靠一天天、一代代不断提升自己、最终积累成好口碑而红的。它们的骨子里,是代代相传下来的文化基因。它们一直爆火,是所在城市的人们一代代努力传承、赓续的结果。和这些夜市相比,淄博烧烤等“网红”可能缺的就是这样的积淀。如何一以贯之地优化营商环境,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打造独特品牌,如何提升本地文旅的品质和服务,是淄博烧烤更需要努力的方向。

网络时代,很多地方政府都在与时俱进,积极触网。在不少地方文旅文创深度融合的方案里,也都有打造“网红经济”的设想。当“网红”、赢“流量”固然重要,但千万不要目光短浅,为了一时的“红”而忽略了对质量和品质的打造。无论是文旅项目,还是名吃美食,还是夜经济,都需要高质量的产品做支撑、良好的体验做保障。很少听说开封夜市、南京夫子庙夜市等夜市去争当“网红”,但它们一直都是全国人民心中的“网红”,一直都有着源源不断、不请自来的“流量”。




责任编辑:刘循源

新闻热点

2024-01-02 16:08:22
2024-01-02 12:54:12
2023-12-21 16:29:28
2023-12-09 08:06:00
2023-12-09 07:53:19
2023-11-18 10:50:24
2023-11-14 08:01:42
2023-11-09 18:07:35
2023-11-02 11:45:59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