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亚博-亚博全站官方 > 新闻 > 要闻 > 正文     

濮报情缘征文| 我文学之路的引路人 -手机版亚博

作者:  文章来源:  字体:   发布时间:2024-06-27 05:12:25   

我文学之路的引路人

李兆庆

古人言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”。《濮阳日报》创刊40周年,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。回想起来,无论我作为读者还是作者,都与《濮阳日报》结下了不解之缘,应该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。可满腹想说的话,一时不知从哪里写起。我思来想去,写写自己给《濮阳日报》投稿的往事吧。

我从小学时代喜欢上了阅读。当时家庭条件不好,刚刚填饱肚子,没有多余的钱买书。记得七岁时,我看到梁集新华书店的书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文学名著,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蓦然在脑海里灵光一闪,什么时候我写的书能够摆在书架上让别人购买。通过我10余年的不懈努力,这个愿望成为现实。

2000年,我便真正拉开了自主文学创作的帷幕。其间,我大量阅读中外名著,不断练笔,屡次投稿,但屡次收到退稿。功夫不负有心人。2007年,我的一篇散文《久远的疼痛》发表在《濮阳日报》上,可以看成我文学生涯的处女作。

记得为纪念刚去世的奶奶,我怀着心中的悲痛写了一篇9000余字的散文《生命不能承受之轻》,通过电子邮箱投到《濮阳日报》。仅两天后,我收到了编辑刘文华给我的回信,大意是报纸版面有限,发表不了字数如此多的稿件,叮嘱另选一篇字数在2000字以内的散文发过来。

凭着对文字的敏感,闻听刘老师回复的语气,我心中一阵窃喜。于是,我便把一篇散文《久远的疼痛》通过电子邮箱发过去,大概过了两周,文章发表在《濮阳日报·金堤副刊》醒目的位置。编辑认真、及时处理稿件,对我以后的文学创作是莫大的鼓舞。

此后,我将多年读书所写的有关黄河风情的散文先后投给《濮阳日报》,刘老师总是及时认真处理,对文章中的一些疑问也进行探讨、反复核对,有时一篇稿件在电子邮箱里往来多次,编辑总是不厌其烦,提出精准的修改意见,一丝不苟认真核对,与作者商榷,力求准确,使发表的文章质量更上一层楼。几年来,我在《濮阳日报》共发表10余篇散文,每篇散文都是和编辑老师的精心编辑分不开的。

这些散文的编辑是刘文华老师,后来我和刘老师成为亦师亦友的文友,刘老师在我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提供了很多帮助。刘文华是山东莘县人,戴着一副眼镜,显得文质彬彬,写过很多有影响力的小说散文。从豫东北范围来看,他是最具竞争实力的青年作家。

后来,在刘文华老师的不断鼓励下,我先后出版了《成吉思汗》《忽必烈》《拖雷家族》《大唐玄奘》《路遥传》等作品。我通过写作改变了命运,几本书出版后,我成为中国煤矿文联的专业作家。今年年初,详细叙述元朝百余年历史的320万字的长篇小说《大元帝国》出版后,一跃成为我文学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作品,也填补了国内完整地描写元朝历史小说的空白。这一切的一切,都是《濮阳日报》给予我太多的信心、勇气和力量。

40年,往事并不如烟,写这篇小文,是对曾帮助过我的编辑刘文华表达感激之情。“纤笔一枝谁与似?三千毛瑟精兵。”在《濮阳日报》迎来40周岁生日之际,我真诚祝愿这份地方党报青春焕彩、永创辉煌!




责任编辑:薛丽慧

新闻热点

2024-06-20 18:01:31
2024-06-15 09:56:02
2024-06-14 19:46:23
2024-05-31 11:59:44
2024-05-26 11:31:43
2024-05-23 12:54:12
2024-05-15 08:53:53
2024-05-07 12:30:56
2024-05-04 15:56:51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