乘非遗之舟,扬时代风帆,推文化浪潮,迎盛世华诞。国庆期间,华龙区创新形式、精心筹划在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组织开展了“古韵杂技颂国庆 华光绽放东北庄”国庆专题系列演出活动,为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添色彩。
参观中原杂技博物馆的游客络绎不绝。
溯源文化瑰宝 探寻杂技根脉
以史迹执笔,绘就文化辉煌底色。中原杂技博物馆镌刻着岁月的记忆,见证着杂技历史的变迁,承载着东北庄杂技的过往与未来。
阳光洒在中原杂技博物馆的墙壁上,游客带着好奇踏入水墨画卷中,与历史对话,了解和探寻杂技背后的故事。每一件静静陈列的展品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,如同沉睡的精灵,等待着人们唤醒。
杂技情景剧《慈禧赐壶》正在上演。
演绎历史华章 铸就新的辉煌
以初心蘸墨,勾勒文化推陈出新。鼓槌高高扬起、迅猛落下,敲打出急促而有节奏的鼓点,伴着一声声沉闷而雄浑的巨响,那行身影渐渐清晰,携着历史的韵味与传奇,带着岁月沉淀的优雅与庄重。
跟随“慈禧太后”的脚步抵达小蜜蜂广场,杂技情景剧《慈禧赐壶》讲述清朝末期乔家班杂技团体进宫献艺的历史。瓷碗、木板、杈耙、镰刀等常见物品在杂技艺人的手里或飞动旋转,或移位轻落,井然有序却又出人意料。掌声一阵高过一阵,游客时而啧啧称奇,时而拍手叫好,眼中满是对表演者的钦佩与赞叹。
双人柔术杂技项目令观众大开眼界。
赓续非遗神韵 触摸历史余温
以匠心研墨,渲染文化古韵。游客在华夏神木博物馆、中原杂技博物馆广场、三家班乔家小院近距离感受古老而依旧活力焕发的技艺,亲自上手体会简单杂技动作的难度,倾听杂技艺人耐心的教导和鼓励,感受勇气与技艺的碰撞,体会一代代杂技艺人不屈的意志和坚韧的品质。孩子们惊叹于杂技艺人高超的技艺,感受到杂技背后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,此刻坚韧的种子已在心间悄然种下。
戏曲声韵流芳 聆听历史回响
以澄澈清墨,晕染文化曲韵华彩。杂技广场曲调悠长,低吟高唱,酣畅淋漓演绎人间悲欢。拂袖翩跹,一腔一调,倾诉千言万语。台下老人轻轻打着拍子,嘴里不时跟着哼唱几句,那饱经岁月沧桑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。青年人被戏曲中精美的服饰、独特的唱腔所震撼,精彩之处情不自禁喝彩,声音在空气中回荡。
静享澶水天幕 邂逅自然景致
以惬意留白,轻描岁月静好。城市喧嚣被澶水湖景区翠绿的林荫隔在身后,一阵微风吹来,看湖面碧波涟漪,亲近自然。不远处炭火熊熊燃烧,烤架上美味的食物散发着浓郁的香气,人们在欢声笑语中享受着轻松时光。孩子们在草地上肆意奔跑,触摸着泡泡与草木,观察着昆虫与天空,在自然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游戏。踏入游乐场,随着音乐起伏,感受着风在耳边呼啸的刺激。孩子们全神贯注地瞄准色彩缤纷的气球靶子,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期待。
钻地圈项目前围满了观众。
安全基石永固 简繁织续华章
以责任凝聚,坚守安全底线。为确保国庆假期活动顺利开展,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,保护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,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工作人员始终绷紧安全弦,在节前制订全面细致的工作预案,配备专业安全保障人员,对活动场地进行严格检查,确保场地设施牢固可靠,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。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每个关键位置,为游客介绍景区的布局,给出准确而实用的建议,让广大游客乘兴而来、尽兴而归,让有形无形的文化元素与更多人相遇。
泛黄的画卷记述着历史的厚重与艰辛,每一笔墨痕的渗透都诉说着无尽的故事。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将与杂技艺人共同提笔,坚持对非遗文化的守护与传承,激发文化价值潜能,让非遗与文旅融合,在长轴画卷虚实间绘就无限可能,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。本报记者 杜鹏 通讯员 王岩 文/图
新闻热点